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30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也下单了小米YU7。“祝贺小米YU7上周发布取得优秀的成绩,我认为YU7成功的核心是产品竞争力强劲,因此也当晚下单了YU7,静候雷总早点给我交付。”
对此,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应,“谢谢小鹏支持,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并预祝小鹏G7发布会成功。”在小米YU7上市后,3分钟20万大定、1小时近29万订单、不到24小时24万锁单,这一系列数字不断冲击着市场的神经。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小米陷“产能困局”
现在新能源车圈,台上握手言欢,台下暗自较劲。何小鹏下单小米YU7,是真的支持老朋友,还是在摸底新技术?雷军给小鹏G7送祝福,是期待产品,还是出于风度?2025年的电动汽车场,拼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心理战。
6月26日,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小米汽车旗下第一款SUV——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于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共推出标准、Pro、Max三种版本,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
具体来看,新车传承小米SU7系列家族化设计,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提供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最高续航里程为835KM。全新升级了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采用4nm工艺制程。全新一代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最高算力达700TOPS。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及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小米YU7未发先火,上市后亦超出预期。
爆单背后,则有一场硬仗要打。
从小米YU7订购页面看到:标准版预计53—56周;Pro版预计48—51周;Max版预计33—36周。现阶段,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期年产能仅15万辆,且 SU7已占据大部分;二期项目已完成规划验收,将于7月开始投产。即使二期项目迅速投产,面对24万份锁定订单,有些消费者的提车时间也将迟滞至明年。
漫长的等待,成了友商的“截胡口”。
目前,蔚来、智己、极氪、智界、阿维塔等品牌均已启动新策略,甚至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加价转让贴。其中,如果购买蔚来旗下车型,可报销YU7锁单定金5000元。若选购乐道车型,经过店长申请报备,也可报销5000元定金。购买萤火虫车型,可以报销2000元;购买智界S7、R7时均可为消费者报销YU7定金;智己和极氪也推出了相关优惠活动,不过不同地区的门店政策有所区别……
在此背景下,小米正竭尽提升产能。
经北京亦庄经开区开发建设区公告,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亦庄新城的一个地块,占地面积48.51万平方米,紧邻小米汽车工程二期项目。北京规划部门发布的规划明确,这一项目用地拟发展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因此,这大概率会成为小米汽车工厂的三期建设项目。
在雷军看来,产能注定是要狂飙的。
小鹏迎“高端智能”
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有多大,人人都看在眼里。在小米YU7发布前后,乐道L90、理想i6以及小鹏G7均是这个价位下,最有战斗力的对手。今年下半年,要说最令人期待的SUV是谁呢?那必然是小米YU7。除此之外还有一匹黑马,那就是小鹏G7。
6月11日,小鹏汽车旗下全新中型SUV——小鹏G7正式发布,共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为23.58万元起,剑指对科技与舒适有双重需求的用户群体,将于7月3日19:30上市。
按照官方说法,小鹏G7是一款“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专为对科技与舒适有高要求的年轻用户和家庭打造。不仅首次搭载了自研的3颗图灵AI芯片,相当于9颗主流智驾芯片,效算力超2200TOPS。同时还配备了与华为合作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解决行业普遍存在的看不清、有晕眩、遮挡视线三大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何小鹏强调,小鹏G7只是具备L3级算力,还不具备L3级驾驶的能力。“L3级驾驶的能力需要具备算力和AI软件能力、硬件冗余,以及法律法规认证这三方面才能实现。”
市场就这么大,不可能人人都能上桌。
今年5月,小鹏汽车销量33525辆,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230.4%。其中,小鹏X9交付达3327辆,创2025年高端纯电MPV品类销量新高,已连续六周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前5个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162578辆,同比增长293.1%。
事实上,小鹏汽车虽然连续七个月交付破3万辆,但增长主要依赖老款平价车型,缺乏爆款接力。如今,何小鹏已意识到单一平价路线的瓶颈,下半年将密集投放高端车型,试图从低价市场“抽身”转向中高端。
理性而言,车圈不必太悲观。
小米汽车,不可能通吃中国3000万量级的汽车消费市场,就算是雷军后续还有很多产品和车型规划,最后都会和现在的车型走在同样的PK赛道上,并逐步成为圈内外的习以为常。不同品牌,不同车企,依然可以走好自己的路径,探寻到更适合自己的活法。
展望未来发展,何小鹏这样说道,“2025年年底,总销量将比2024年实现翻倍以上的高增长。到2026年底,小鹏汽车将会在横跨1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带,从紧凑型到大型各个主流的细分市场形成更完整的产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