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讯,4月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广汽集团第三代具身人形机器人GoMate正式发布。该机器人已在安防领域开展应用,可从事巡检等工作,未来还将进入汽车产线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等领域。
同时,广汽集团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与低压伺服驱动器惊艳亮相。其中,一体式关节产品分为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和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两大类,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刚性提升50%、输出力矩提升40%,而重量仅为300克。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采用轴向磁通结构,总高度比同类产品降低20%,具备高输出力矩、高力矩密度和高过载能力;低压伺服驱动器体积是传统驱动器的1/5,重量仅50克,却支持100W至4.8kW的电机功率,体积功率比达到38kW/dm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GoMate是一款全尺寸的轮足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巧妙地融合了四轮足、两轮足两种模式。在四轮足模式下,机器人可稳健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而在两轮足模式下,机器人动作灵活高效,空间占用更小。值得注意的是,GoMate实现了灵巧手、驱动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研。
近年来,国产机器人成果丰硕,工业机器人稳步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有望在汽车制造、销售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车企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车企入局优势颇多。
首先,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人形机器,如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远超大众消费承受能力,导致需求端难以打开,但比亚迪、特斯拉、广汽集团等车企在车端具备强大降本能力。
其次,车端和人形机器人的部分零部件具一定技术相通性,例如视觉、丝杠、激光雷达等产品供应链重合度较高, 汽车领域有产品和技术储备的玩家有望实现车端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延伸有望进行复用,推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降本。
广汽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张爱民表示,GoMate的核心功能部件全部自研,关键指标具备较强竞争力。广汽集团已制定清晰的量产规划,计划今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全球发售,GoMate整机在不同行业实现示范应用。预计到2026年,GoMate整机将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