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消息,7月26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正式向多家头部企业发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此前,上海市已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企业可以上路测试,但不能运营收费。而发放示范运营牌照后,智能网联汽车在上海就将进入示范运营阶段。
其中,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成为首批获牌企业。而上汽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和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上汽集团由此成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双牌照”的企业。
目前,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过30余万单,自动驾驶行程高达数百万公里,涵盖商务通勤、地铁接驳、休闲娱乐等众多服务场景,将L4级自动驾驶体验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用户满意度接近99%;友道智途则带着全国第一批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智能重卡投入商业化运营,开启国内商用载货领域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的先河。
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智能驾驶已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过去一年,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上车,大数据与算法能力的不断提升,使智能驾驶正在经历快速迭代与技术突破,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加速到来。
按照分类,L0级为驾驶员驾驶;L1—L2级属于辅助驾驶;L3级则是首个由系统主导的等级,被定义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在某些特定场景或环境下,驾驶员无需紧盯路况,可交给车辆自主完成驾驶任务;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在此背景下,智驾安全备受关注。
7月23日,科技部官网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驾驶自动化技术的伦理规范性文件,《指引》立足“安全、公平、透明、可持续”四大维度,为政府部门、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划定了清晰的伦理坐标,也为社会公众理性认知自动驾驶提供了权威参照。
此次牌照的发放,实现了政策先行与商业闭环,是地方政府对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权威认可,为商业化收费服务扫清了关键政策障碍,将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竞赛中又迈出了积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