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产业链 > 电池 长安汽车专利公布,涉及固态电池

长安汽车专利公布,涉及固态电池

中工汽车网讯,7月29日,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固态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专利公布。此前,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固态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电芯包括:叠置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以及两者之间的固态电解质膜;负极极片周向至少一侧超出正极极片形成overhang区域;在overhang区域对应空隙区设置压敏胶封装层。压敏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粘性,因此,当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因受成型压力或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产生体积变化时,压敏胶能够适应于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不会出现压敏胶封装层与电极材料/极片的界面分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正负极片的接触,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短路,提高电芯良率,以及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早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便发布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并公布最新电池规划,将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碳管理。 

其中提到:深耕半固态、固态电池,实现高效能,超长续航。推进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将不晚于2027年实现量产应用,重量能量密度350Wh/kg至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Wh/L至1000Wh/L的电池产品;2030年实现全面普及,彻底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截至目前,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主流整车企业,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等电池生产商,以及天齐锂业、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锂电材料商都公布了固态电池相关的产品落地节奏。此外,太蓝、卫蓝、清陶等固态电池创业公司的量产时间也备受关注。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5到10年中,随着固态电池的量产,现有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重构也将逐步显现。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