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购车“国补”来了!第三批690亿下达→

购车“国补”来了!第三批690亿下达→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2025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覆盖家电、数码、汽车等品类。今年1月和4月已分两批拨付1620亿元,目前累计达2310亿元(占全年77%),第四批690亿元计划10月下达。 

在今年6月,汽车市场迎来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从各地商务部门陆续发布的公告,包括河南郑州和洛阳、重庆、辽宁沈阳以及广东惠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已宣布暂停受理汽车“国补”的申请。官方给出的原因则是:补贴资金额度已使用完毕。

如今,汽车“国补”再度来袭。

资金“再扩围”

购车成本高压力大?

2025年开年,“两新”政策补贴升级。

在报废更新方面:

商务部发布《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含当日,下同)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位个人消费者最多享受一次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在置换更新方面:

对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个人消费者申请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转让的既有乘用车登记在本人名下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2025年1月8日。每位个人消费者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最多可享受一次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就同一辆新车只能选择申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或者置换更新补贴。

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截至6月底,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

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三步走:

一是继续有序下达中央资金。按计划将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二是推动地方均衡用好资金。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政策实施更加平稳有序、资金均衡用到年底;

三是持续完善政策实施机制。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充分发挥“两新”政策效能。

车圈“踩刹车”

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产量增速较前5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

早些时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价格战”再度比拼销量。今年5月,比亚迪推出“限时一口价”促销活动,吉利、奇瑞等品牌第一时间跟进,吉利帝豪最低2.99万元可入手,奇瑞瑞虎3x最低价3.49万元……不过,有销售人员透露,所谓“史上最低价”有着一定的套路,是把“国补”、置换补贴等政策重新包装。

其次,“零公里二手车”引发市场讨论。部分4S店将新车过户给关联公司,随后将“零公里二手车”流通到二手车市场。在4S店获得国家、地方补贴和厂家的补贴后,又以远低于新车指导价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消费者可通过购买“二手车”的名义,以较低的价格入手。对于车主来说,有可能面临购车权益损失,车况、公里数等很难有保障

因此,“价格内卷”要踩刹车。

从2024年7月高层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2025年3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工作报告,不难看出,价格乱象已成为业内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车企需要优化成本控制,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零部件采购价格,还需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减少成本;另一方面,车企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此保障销量。

中工汽车网认为,第三批资金的落地,缓解了6月例如湖北、重庆等地的“补贴荒”,通过分时发放提升普惠性,同时推动绿色智能产品普及,1级能效家电份额提升22%,消费者有望结合地方补贴及需求规划,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