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储能知家获悉,10月31日,盛新锂能发布公告,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决定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在筹划一年多后,盛新锂能还是决定终止发行H股股票。
同时,盛新锂能还连发多条公告,宣布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32亿元。发行对象包括该公司控股股东盛屯集团,以及下游客户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
在纷纷赴港之际,盛新锂能为何放弃?
从“锂盐供应商”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的全球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锂矿采选、基础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
2024年8月,盛新锂能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相关事项的议案。彼时公司表示,推进港股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拓宽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而相比去年8月,盛新锂能截至到10月31日收盘,市值达到233.4亿元。
对于此次终止赴港上市的决定,盛新锂能给出的解释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等情况,本着维护股东利益、对股东负责的原则,经审慎分析和论证得出。
此外,对于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为战投,盛新锂能指出: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均是中国锂电池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公司是中创新航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与华友控股集团的业务布局也有一定互补关系。本次发行有助于公司与下游龙头客户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合作及协同,加快实现“致力于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战略目标。
具体来看,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其中,盛屯集团和华友控股集团拟各认购11.275亿元;中创新航拟认购9.45亿元,此次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中创新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以持续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化智能制造实力,构建全方位能源运营体系,为以动力及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全场景应用市场提供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前三季度,其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4.78GWh,同比增长0.11%。
华友控股集团,已成为拥有华友钴业、安徽华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控参股公司的大型投资集团,旗下产品主要围绕锂电材料产业展开,涉及钴镍资源开发、有色冶金、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等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及其相关投资业务,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自此,盛新锂能奔赴新目标。
到“生态圈核心”
在全球储能需求爆发的引领下,锂电行业三季报营收、利润均同比回暖,且第三季度同比增幅更大。到10月底,电池行业披露三季报的89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合计为7796亿元,同比增长13.50%;归母净利润合计为682亿元,同比增长32.86%。
从锂电池行业主要材料来看,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年内低点至今已反弹113%,在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中“一枝独秀”。在锂电池产业复苏时,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同样高歌猛进,近期频繁传出技术突破、产能建设、设备交付等消息。
在这其中,盛新锂能业绩有所变动: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0.95亿元,同比下降11.53%;归母净利润为-7.52亿元,同比下降62.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36亿元,同比下降42.28%;毛利率为10.16%,同比上升7.1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7.21%,较上年同期下降12.67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8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1%。
从单季度指标来看,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5.28%,同比上升21.3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4.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10%,较上年同期上升36.14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91.25个百分点。
“受行业供需格局等因素影响,锂盐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印尼工厂开始销售出货,公司第三季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锂盐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公司针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盛新锂能这样强调。
从“卖原料”到“建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盛新锂能将于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在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并以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的强劲增长,打开通往万亿级储能市场的新增长空间。这意味着,盛新锂能直接切入了下一代电池技术赛道,享受技术革新的红利。
简而言之,盛新锂能通过此次战略引入,完成了从单一锂盐供应商到锂电生态圈核心企业的华丽转身。随着业务属性的根本性改变和成长空间的全面打开,市场对其价值重估已然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