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搭载全固态电池!小鹏汽车“脱衣自证”

搭载全固态电池!小鹏汽车“脱衣自证”

储能知家消息,11月5日,小鹏汽车在2025小鹏科技日活动上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作为小鹏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拥有3颗图灵AI芯片、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等,搭载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与第二代VLA,力求做到极致轻量化,超高能量密度与极致安全,将于2026年底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器人因超现实的拟人动作引发公众热议,被质疑是由真人假扮。随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当场剪开机器人外层服装,向全场观众展示其内部结构,明确表示里面不是人,是真正的机器人。何小鹏在现场一度哽咽,“我希望这是她最后一次证明她是她自己。”

在何小鹏看来,“更拟人”的机器人才是未来机器人的核心发展方向,未来高等级的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更拟人”的机器人有三大好处:

第一,机器人想达到“聪明”就不能用规则,而是要用AI来驱动,只有从人类世界才可以学到最多的数据;

第二,家庭、工厂等应用场景基本都是为人类设计的,越像人就越容易适应环境;

第三,长相像人更容易让消费者有亲和感,这样才会有销量,进而通过规模效应推动成本下降,形成正向循环。 

近年来,国产机器人成果丰硕,工业机器人稳步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有望在汽车制造、销售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车企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车企入局优势颇多。

一方面,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人形机器。如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远超大众消费承受能力,导致需求端难以打开,但比亚迪、特斯拉、广汽集团等车企在车端具备强大降本能力。

另一方面,车端和人形机器人的部分零部件具一定技术相通性。例如,在视觉、丝杠、激光雷达等产品供应链重合度较高,汽车领域有产品和技术储备的玩家有望实现车端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延伸,推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降本。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