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讯,9月23日,韩国水原地方法院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华城电池厂火灾”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涉事企业代表朴淳瓘(音)有期徒刑15年,罚款100万韩元。这是自2022年韩国实施《重大灾害处罚法》以来,相关案件中判处的最高刑期。
经法院认定,朴淳瓘违反保持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的义务,未能履行确保安全保健的责任,与员工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法院认为“此次火灾事故导致23人死亡,情节极其严重,因此需要与之相称的严厉惩罚”。
2024年6月24日,该电池厂位于厂房二楼堆放电池成品的区域突然冒出白烟,察觉到异常的工作人员随即寻找冒出白烟的电池组,在发现白烟并挪动电池组的过程中,电池堆放区域开始燃烧并发生爆炸,烟雾瞬间大量蔓延。
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试图用灭火器扑灭火情,但未能成功,大量烟尘伴随着爆炸和火光吞噬了整个车间,位于二层的工作人员最终未能及时逃出。经历22个小时的灭火工作后,火灾被完全扑灭。事故最终导致包括17名中国籍劳工在内的23人在火灾中不幸丧生,另有8人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名为Aricell的锂电池工厂,是韩国知名企业SK集团旗下的一家锂电池制造商,由SK Innovation和SK IE Technology合资,于2020年成立,年产能5GWh,约占韩国电池年总产能的1.25%。
锂电池厂为何频繁起火?
首先,制造缺陷引发安全隐患。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电极涂层不均、隔膜瑕疵或金属颗粒残留等问题。例如,微米级金属粉尘残留可能潜伏数年才引发短路,导致局部高温引发燃烧;
其次,工艺控制不当。制造过程中若对温度、湿度等参数把控不严,可能破坏电池结构。例如,高温存储(55℃/年)会导致电解液挥发损失15—20%,正负极界面接触恶化,局部电流密度异常升高;
最后,外部因素叠加风险。机械挤压/穿刺可能导致内部结构破坏,例如,卷芯设计缺陷或物理挤压导致极片边缘毛刺划伤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