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购车“国补”重启,这些省市发布文件→

购车“国补”重启,这些省市发布文件→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8月11日,甘肃省暂停53天的“以旧换新”补贴,于上午8时正式重启。甘肃省商务厅发布的“关于启用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升级系统的公告”中指出,新系统适用于省内消费者申请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3C数码产品购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全省汽车报废更新仍旧延用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补贴申报。 

当前,多地汽车“国补”重启。

例如:广西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已于7月31日恢复开展,每日上午10时起,消费者可前往云闪付APP申领;云南省发布“优化调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从8月12日起,根据国家和我省资金分配情况制定每月每周每日资金和补贴名额限额使用计划,补贴资金每日投放约600万元;河北、福建、湖北等地区也纷纷开启购车补贴“抢券”模式……

“真金白银”下发

为何要实行汽车“两新”补贴?

具体来看,政策的目的很明确:一是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刺激汽车市场的活力;二是以此为引导,加快淘汰那些能耗高、排放不达标的老旧汽车,优化道路上的车辆结构,引导企业研发高性能、长续航车型;三是大力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支持国家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5年以来,“两新”政策再升级。

今年1月,商务部发布《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在2024年报废、置换、更新的基础上,对2025年汽车领域工作作出部署。

在报废更新方面:

在《商务部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含当日,下同)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上述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上述符合条件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位个人消费者最多享受一次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在置换更新方面:

对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个人消费者申请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转让的既有乘用车登记在本人名下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2025年1月8日。每位个人消费者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最多可享受一次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就同一辆新车只能选择申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或者置换更新补贴。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截至今年上半年,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

“市场阵痛”调整

作为汽车消费的重要驱动力,补贴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其管理困境正逐渐显现。自6月份开始,各地商务部门陆续发布公告,包括河南郑州和洛阳、重庆、辽宁沈阳以及广东惠州在内的多个城市,相继宣布暂停受理汽车“国补”的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补贴资金额度已使用完毕。今年上半年,累计补贴支出或达2100亿元,占比高达70%。这种资金消耗速度远超政策制定初期的市场预判,导致补贴受理进入阶段性“断档期”。 

首先,价格误导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年5月,比亚迪推出“限时一口价”促销活动,吉利、奇瑞等品牌第一时间跟进,吉利帝豪最低2.99万元可入手,奇瑞瑞虎3x最低价3.49万元……不过,有销售人员透露,所谓“史上最低价”有着一定的套路,是把“国补”、置换补贴等政策重新包装。


其次,补贴滥用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部分4S店将新车过户给关联公司,随后将“零公里二手车”流通到二手车市场。在4S店获得国家、地方补贴和厂家的补贴后,又以远低于新车指导价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对于车主来说,有可能面临购车权益损失,车况、公里数等很难有保障。

因此,“价格内卷”要踩刹车。

一方面,从2024年7月高层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2025年3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工作报告,不难看出,价格乱象已成为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车企需要优化成本控制,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零部件采购价格,还要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此保障销量。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2025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覆盖家电、数码、汽车等品类。今年1月和4月已分两批拨付1620亿元,目前累计达2310亿元,第四批690亿元计划10月下达,消费者有望结合地方补贴及需求规划,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 

如今,汽车“国补”再度来袭。

显然,市场阵痛期得到缓解。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