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9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公告,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要求,正式备案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起,召回2024年8月20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小鹏P7+系列电动汽车,共计47490辆。
具体召回原因是: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线束存在接触不良问题,可能导致转向机传感器信号异常波动,触发转向故障警告灯点亮,极端情况下会造成转向助力功能失效,影响行车安全。小鹏汽车将免费为召回车辆更换改进后的转向机总成,以彻底消除缺陷。
实际上,这场召回早有伏笔。
修复“用户信任危机”
作为小鹏汽车新十年的开端之作,小鹏P7+以其“全球首款AI汽车”的身份,于2024年11月正式上市并交付。该车共发布三个版本,包括小鹏P7+长续航Max、超长续航Max以及限定版Max,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18.68万元、19.88万元和21.8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P7+肩负着让更多人享受到“豪华行政级轿车”的空间与舒适、让更多燃油车用户享受到“高阶智能”的两大使命。首发搭载小鹏汽车自研的AI天玑5.4.0、端到端大模型以及AI鹰眼智驾方案。其中,AI鹰眼智驾方案应用了行业首个单像素Lofic架构、双Orin-X智驾芯片以及26个感知硬件,感知距离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同时,自研的X-HP3.0智能热管理系统,带来45公里的续航提升。而采用高效动力标定与精准动能回收,能降低20%的动能损耗。截至2025年8月,小鹏P7+月销量4846辆,年累计销量达55031辆,在中大型车中排名第6位。
早在7月份,就曾有报道称,P7+车主张女士在驾驶中突然发现方向盘打不动,仪表盘弹出“检查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提示。随后,相关文章包括《方向机频频失灵 空气悬挂屡屡“趴窝” 车主质问:小鹏何时能召回质量缺陷汽车?》《车主反映:一边隐瞒缺陷 一边更换部件 小鹏疑似“瞒天过海”消解汽车召回政策》等文章频发。
如今,小鹏汽车终于用“召回行动”进行了回应。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企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需持续完善从研发到售后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主动召回是企业承担责任的表现,也呼吁汽车厂商在发现问题时尽早启动缺陷调查和召回程序,确保售后政策的透明性与一致性,才能真正维护消费者信心和品牌长期声誉。
新势力召回,为何更受关注?
当前,召回数量更多的还是传统燃油汽车。2025年上半年,传统燃油汽车实施召回56次,涉及车辆375.16万辆,在召回次数与涉及车辆数量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实施召回48次,涉及车辆152.9万辆,尽管在涉及车辆数量上少于传统燃油车,但召回次数已接近传统燃油车。
新势力往往搭载新技术,新技术会带来新问题。新势力车企通常采用更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定义功能,这导致车辆可能出现新型电子硬件与软件故障,而这些“新问题”对用户来说相对陌生,容易引发担忧和关注。
揭秘“三大战略支点”
2025年过半,在这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淘汰赛里,留给选手犯错的机会并不多。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业务输血,还能撑个一时半刻,反观亏损的新势力车企一旦发展受挫,在友商大踏步前进之时,想要绝境逢生、触底反弹的难度就大多了。
小鹏汽车,正在进入正循环。
业绩方面:
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其中,来自汽车销售的收入为312.5亿元,同比增长152.8%;净亏损11.4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26.5亿元;毛利率为16.5%,去年同期为13.5%;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产生经营亏损,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达427.4亿元。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147.6%;净亏损4.8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2.85亿元,同比收窄62.6%;毛利率为17.3%,同比增长3.3%。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4.3%,同比增长7.9%;公司的研发开支为22.1亿元,同比增长50.4%。
销量方面:
2025年8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77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168.7%,单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前8个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7.16万辆,同比增长251.8%。其中,定位AI智能家庭SUV的小鹏G7上市后累计交付超万辆,连续4周获得同级周度销量冠军;小鹏MONA M03总交付量突破16万辆;2025款小鹏X9继全球上市后持续热销,并在中国香港、泰国登顶纯电MPV销冠。
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揭秘了,公司2026年的三大战略支点——自动驾驶/高阶辅助驾驶、飞行器和机器人。
自动驾驶方面:
在2026年推出首款L4级电动车,实现前装量产。此外,将在中国开启Robotaxi的实际运营,并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将同源架构带到欧洲和全球。
飞行汽车方面:
目前,小鹏汇天第七代产品实现了汽车与飞机的有机结合,可停放在车库并随时起飞。今年10月,将在迪拜迎来海外首飞,预计2026年下半年正式交付,订单已超过5000台。
人形机器人方面:
先结算,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已进入工厂实训,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下一代超类人机器人,目标是于2026年实现量产。该产品将广泛运用于工厂运营、门店接待和零售导购等场景。
展望第三季度,何小鹏给出了乐观的业绩指引,预计小鹏汽车交付量将介于11.30万辆至11.80万辆,同比增长142.8%至153.6%;营收将介于196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长94%至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