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消息,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其中,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
一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
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
三是重点车企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呈现攀升的态势。以2024年三季度为例,轮胎轮毂子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70天左右,而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子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是达到了136天。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达182天,远超国际车企的90天水平。
除此之外,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胶着,资本耐心消退,车企集体面临转型大考,供应链企业和经销商企业同样承压。为保订单,部分中小供应商采取“降本捷径”:车规级芯片替换为消费级芯片,动力电池镀金导体改为镀锡件,座椅真皮采用瑕疵料拼接工艺等。无论是隐性减配带来的质量陷阱,还是频繁降价导致的价值崩塌,最终买单者都是消费者。
今年6月,中国一汽打响车企反内卷第一枪,将付款账期压降到60天,表示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随后,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赛力斯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纷纷响应。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车企集体承诺将账期压缩至60天,意味着供应商资金回笼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二。这一调整不仅直接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更将推动行业从“以价换量”的粗放竞争转向技术降本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