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8月25日,江淮汽车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暴跌356%,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1096.63%。然而,江淮汽车股价次日开盘5分钟涨超2%,一度涨至55元。截至收盘,江淮汽车股价达到53.38元,涨1.71%,总市值1165.82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边交出巨亏的半年报,一边迎来股价上涨,江淮汽车看似矛盾的市场反应,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江淮汽车的看好。这背后离不开尊界的助力,作为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智选车品牌之一,其定位为豪华轿车,一举打入迈巴赫等“百万级”市场。
“没落”的江淮,欲靠华为翻身?
“百万级”华为
目前,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已拥有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五大智能汽车品牌,分别由华为与赛力斯、北汽、奇瑞、江淮、上汽集团打造。其中,问界代表跨界探索,开创汽车科技新风向;享界重新定义豪华;智界满足不同人群的智慧出行需求;尊界成为鸿蒙智行最顶级的旗舰。
今年5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尊界S800正式上市,推出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共四款车型,以70.8万元至101.8万元的价格,HUAWEI 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等配置,冲破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百万级豪车市场。新车上市24小时大定达到1600辆,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辆,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辆。
今年6月,在尊界S800批量投产仪式上,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表示,江汽集团正在加速推进尊界品牌第二、第三款产品的研发。其中,第二款车型被曝命名为尊界S600,尺寸稍小于尊界S800。
具体来看,在制造端,江淮汽车打造了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智造与品牌体验服务于一体的尊界超级工厂,首创多项行业技术,确保每个细节都呈现出极致的高质量体验,达成客户期待的目标;在供应端,江淮汽车联合220余家全球一流供应链伙伴结成“品质同盟”,并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攻坚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共研共创新架构、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共同攻克技术、质量难题,提升供应链技术创新和品质保障能力。
江汽集团总经理李明预测,到今年9月,尊界S800将冲刺3000辆的月产能目标,年底前将努力实现月产能4000辆的目标。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市场60万元以上乘用车规模分别为43万辆、42万辆、42万辆、48万辆、41万辆。其中,尊界有望获得8万辆至10万辆的销量规模,在该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市场这么大,为何选择华为?
首先、华为积极智能布局。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与汽车行业、通信行业、软件行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发展。
其次,华为注重技术投入。长期坚持在算法、芯片、通信、光等根技术领域投入,这些根技术又转化为智驾、算力、多种融合感知传感器、智慧大灯等,以鸿蒙智行平台技术能力赋能智界。
“千亿梦”江淮
当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汽车行业的变化,使得老牌车厂也遇到挑战,江淮汽车先后与蔚来和大众的合作也均不理想。结果就是,公司营收的持续下滑,且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
业绩方面: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193.6亿元,同比下降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3.01亿元,同比大降356.89%,出现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为-9.1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同比大幅下降1096.63%;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同比下滑350%。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狠砸”研发。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研发投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业收入比重11.44%;管理费用11.2亿元,同比增长43.99%,占营业收入比重5.80%。重点围绕整车集成、应用层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及绿色低碳制造四大领域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
销量方面: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销量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8297辆,同比下滑35.08%,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整体的情况仍显示出较大的压力;前7个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21.58万辆,同比下滑9.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颓势更为显著,销量1.02万辆,同比下滑34.06%。随着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上市,有望大幅改善公司竞争力。
江淮汽车解释称,销量和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影响,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同时,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
尊界,给江淮汽车带来什么?
事实上,与华为合作绝不局限在引入鸿蒙智行模式,江淮汽车在流程变革、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也与其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共同啃下华为“四界”中的最高界,能够帮助其在整个流程体系能力上进行重塑,带来市场声量、销量以及整体利润的大幅提升。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江淮汽车将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0亿元,推出30款以上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的产业链,不断强化自主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开发的能力,打造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智造、品牌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工厂,发展成为“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的主流汽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