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季度净利润和经营利润均实现环比提升,连续11个季度盈利;季度销量超过11.1万辆,位居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随后,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总裁马东辉、首席财务官李铁、CTO谢炎出席电话会议并与投资者展开交流。往期参会议的高管邹良军却缺席。此前,其因理想汽车销量持续下滑,销售体系大幅调整而离职。
接下来的李想,需要哪些改变?
稳坐“利润一哥”
“一方狂飙,一方超越。”
2025年以来,传统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发力高端新能源,攻势越发猛烈;主流合资品牌大众、丰田、本田等虎视眈眈,砸钱电动转型;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小米SU7等黑马态势抢夺市场,不断推出新车型。不难看出,理想汽车正面临从“蓝海”到“红海”的生存挤压。
业绩方面: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营业收入为561.72亿元,同比减少1.99%;毛利为113.85亿元,同比减少0.66%;经营利润为10.99亿元,同比增长1040.06%;税前利润为20.63亿元;净利润为17.44亿元,同比增长3.04%。
从单季度来看,理想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3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5%,但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6.7%;毛利为61亿元,同比减少1.8%,环比增长14.1%;毛利率为20.1%,较去年同期的19.5%有所提高,略低于上一季度的20.5%;经营利润为8.27亿元,同比增长76.7%,环比增长204.4%;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减少0.4%,环比增长69.6%。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289亿元,同比减少4.7%,环比增长17.0%;车辆毛利率为19.4%,较去年同期的18.7%有所提升,略低于上一季度的19.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加大力度研发。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平均每3天投入1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预计全年研发费用将达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超60亿元。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为研发与超充网络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提升抗风险能力。
销量方面: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20.39万辆,同比增长7.91%。其中,第二季度交付11.11万辆,同比增长2.3%,相比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15.87万辆和2024年第三季度的15.28万辆,交付量有所下滑。
前7个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23.47万辆,同比下滑2.21%。其中,理想汽车7月全系交付3.07万辆,同比下滑39.74%,环比下滑15.29%。这是公司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并且首次跌出新势力前三
展望第三季度,理想汽车预计车辆交付量为90000至95000辆,同比减少41.1%至37.8%;收入总额预计为人民币248亿元至人民币262亿元,同比减少42.1%至38.8%。
重组“销量架构”
李想今年的三件大事:纯电、AI、全球化。
在产品规划上,7月底理想i8已经成功发布,8月20日已经开启第一批交付,目前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9月底预计交付超过8000辆,向1万辆发起挑战。接下来,9月理想i6也将如期登场。公司纯电产品线将形成“梯次发力”格局,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在销售布局上,理想汽车对销售体系做了优化,将按地区设置的“五大战区”撤销,改由总部直接管理覆盖全国的23区,新增“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重组门店选址团队,强化培训学院,强化交付团队。原“五大战区”的中区负责人韩希将担任理想汽车销售业务负责人,向马东辉直接汇报。
在智能自研上,过去一年,端到端+VLM辅助驾驶训练数据从100万个视频片段增长至1000万个视频片段,直接反映辅助驾驶性能的指标MPI接管里程同步从12公里提升至120公里,翻十倍增长。9月份以后,理想汽车将面向AD Max用户正式推送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同时,理想汽车自研碳化硅功率芯片、自研自制碳化硅功率模块和新一代电驱动总成三大核心技术,成为全球首个自研自制碳化硅塑封功率模块的车企。
其中,理想汽车自研的智驾芯片M100已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样片回片,量产前的关键阶段已经迈过。M100在两周内完成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通过了压力测试,现已开始小批量上样车进行道路测试。
在海外市场上,理想汽车将2020至2024年定为聚焦国内市场与增程产品的第一阶段;2025至2027年为第二阶段,从国内扩展至国内加海外,产品涵盖增程与纯电;2027年后为第三阶段,聚焦L4自动驾驶及新形态智能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在未来3至5年,汽车行业将从企业竞争转变为模式竞争,将有“比亚迪模式、华为模式、互联网造车模式、传统新势力自主品牌造车模式、国企合资改革与转型发展模式、央企模式、宁德时代电动化品牌模式”的七种模式进入到决胜之战。2025年进入中局,各大车企排名和销量会发生怎样的洗牌,需要时间的验证。
如今,李想的确应该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