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消息,9月26日,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有关规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具体来看,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货物名称为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参考海关商品编号为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二、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原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以现行有效的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为准。
三、本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届时所有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必须向商务部或其授权机构申领出口许可证,未获许可将禁止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仅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授权经营企业具备申领资格,且仅可出口本企业自产品牌的纯电动乘用车。
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彼时,出口年销量仅百万辆规模,占总销量的4%。但四年后也就是到2024年,出口量已达640万辆,保持23%的同比增长。进入2025年,中国车企出海继续加速。
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79.5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18.5%。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领先,但面临国际市场监管趋严、产品差异化需求增长等挑战,甚至出现如“零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出口等乱象。此次新规配合此前部署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将推动汽车出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攻坚转型,进一步夯实国际贸易质量基础设施。